來源: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:2021-11-15 10:59:37
堅持黨的領導、加強黨的建設,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,是國有企業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。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、做強了就是戰斗力、做細了就是凝聚力。
五陽煤礦黨委堅持建強基層黨組織不放松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,把牢黨建工作的正確方向、時代坐標、發力方向,以黨建強基、黨建鑄魂、黨建聚力為抓手,筑牢“基本盤”,匯集正能量,繪就“同心圓”,努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,充分彰顯基層黨組織活力,在集團轉型發展蹚新路的征程上務實擔當、砥礪奮進。
黨建強基筑牢“基本盤”
五陽煤礦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,持續深化實踐,以精益思想推動運行流程提效,夯實基層黨建根基,筑牢基層“戰斗堡壘”,切實增強基層黨支部的向心力、戰斗力、吸引力、組織力和號召力。
該礦強化目標引領,按照“講政治、守底線、強融合、蹚新路”思路,以服務經營、安全、環保、資金、穩定等為重要指標,修訂《黨建工作績效管理實施辦法》,充分發揮黨建績效“指揮棒”“風向標”作用。年度計劃、月度任務制定緊緊圍繞中心工作,按照黨政融合、同頻共振、同向發力的原則,從政治、思想、組織、作風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保障措施,確保重點任務高效推進,切實解決“黨建”“業務”兩張皮的問題。強化過程管控,發揮黨建調度的綜合協調中樞、動態管控載體作用,推動高效運行、過程管控、深度融合,實現對黨建工作的全方位、全過程靶向管控。強化結果應用,將評價結果運用到對基層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和班子成員落實“一崗雙責”的問責追責上、對基層班子的年度考核上、對基層黨組織的評先選優和黨員干部選拔使用上,以強有力的激勵與問責機制進一步壓實黨建責任、提升黨建績效。
黨建鑄魂匯聚“正能量”
五陽煤礦運用精益改善思維,持續加強基本組織、抓好基本隊伍、落實基本制度,推動組織建設提標,在安全生產經營中彰顯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,匯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正能量。
火車跑得快,全靠車頭帶。該礦制定黨支部書記“準入條件清單”和“負面排除清單”,并開展集中輪訓和實踐鍛煉,不斷提高黨支部書記的履職能力和綜合素質;設優黨建機構,配強黨建力量,把具備潛力的“好苗子”盡早放在黨務崗位上歷練培養,不斷壯大黨務干部隊伍;以“四個合格”為標準,提高發展質量,創新教育方式,嚴格管理監督,打造過硬黨員隊伍。實施精益改善計劃,對照《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(試行)》《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(試行)》《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條例》等黨內條例規定,以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生活凈化為目標,逐項對照,查找不足,嚴實整改,對標達標。完善常態督導制度,政工部門堅持強化月度信息集中采集與日常重點督導并重,注重結果和過程雙管控,緊盯標準、聚焦效果,指導基層黨支部及時發現問題、糾偏矯正,不斷提升黨支部建設水平。完善黨支部動態轉換機制,政工部門對績效排名靠后的黨支部集中“會診把脈”,幫助查找問題、分析原因、制定措施、嚴實整改,采取蹲點督導、對標學習等方式,強化幫扶指導,促進黨支部工作整體改進和全面提升。行政正職與黨支部書記共同參加績效考核講評,充分體現黨政同責、一崗雙責,真正促進黨政融合、黨政同心。
黨建聚力繪好“同心圓”
抓標準、創特色、育品牌,五陽煤礦堅持推進精益創建活動,以精益思想推動基礎工作提檔,實現黨政工作同心同向、同頻共振、互推互促雙提升。
該礦開展精益黨支部創建工程,堅持“業務工作強調什么,黨建工作就突出什么;業務工作需要什么,黨建工作就保障什么;業務工作推進到哪里,黨建工作就跟進到哪里”的原則,分層分類指導基層黨支部找準與業務工作的切入點、結合點、著力點,按照“一支部一特色”“一活動一特色”原則,科學設定載體,融入中心工作。實施精益先鋒工程,深入開展黨員先鋒行活動,圍繞制約礦井經濟效益的焦點問題、阻礙安全生產的難點問題、影響改革發展的重點問題、員工家屬關注的熱點問題,成立黨員突擊隊,設置黨員示范崗、黨員責任區,著力打造降本增效、提質增效、創新創效先鋒,做到哪里需要破解難題,哪里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、哪里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,真正為礦井高質量發展筑根、守魂、盡責。開展精益項目工程,依托“一中心、雙對標、四平臺”創新管理模式,完善黨建創新管理辦法,推動黨建載體、制度、考核、品牌和黨管人才“五維創新”,做到管長久、可復制、能推介。突出價值引領、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,構建“1+6+N”黨建運行體系,形成了“黨委、部門、支部”三層面精益思想指導下的“算賬文化”體系,上下聯動,有力推動精益黨建工作深入開展。堅持以黨建創新引領全員創新,推進“全覆蓋、多層次、立體化”的全員創新體系,推動崗位創效、系統創優、全面創新,打造最優創新生態,以黨政業務工作融合、黨建引領創新驅動,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。
(文 程志強)
責任編輯:崔婷婷
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,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
直播潞安APP
微信公眾號